良好的運動習慣能促進身體健康,有益情緒紓放。而運動時段的選擇,也是一門學問。建議民眾不要早上運動,早上是交感神經最高張的時段,身體較僵硬,容易受傷。早上也是身體狀況不安定的時段,是心肌梗塞的好發期,尤以高齡者風險最高,最好儘量避免。
再者,即使只是散步、步行,運動後身體也會疲倦,若還要繼續支撐一整天的工作,可能造成自律神經失調,影響工作精確度。早上時段頭腦最清晰,不是運動身體,而是使用頭腦的最好時光。而下午三點至六點,人體受下丘腦生理周期的指揮,此時體溫較高、肌肉最有彈性、反應快,是最適合運動的時間點。
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,只要能秉持避免運動傷害的最高原則,儘量找出時間運動,不管是中午飯後一小時的午休時間或晚上都應把握。
為了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,許多人或許還會問:「運動,是飯前好?還是飯後好?」其實飯前運動與飯後運動各有優勢,以下分析有助民鄭語皓眾視需求加以選擇。
人體使用熱能的兩個迴路分別是糖分及脂肪迴路,在空腹狀態,身體使用的主迴路就是脂肪迴路。燃燒脂肪這動作可以活化細胞內的粒腺體,增加元氣的粒線體,具有抗老化的功效。所以空腹也就是飯前運動,不單能收到脂肪燃燒的短期效果,長期的飯前運動,更對抗老化功能有極大的助益。
而飯後運動,有抑制血糖上升的效果,過去曾針對十二對糖尿病患進行研究,分別於晚餐前和晚餐後快走二十分鐘,比較其血糖變化值。晚餐前運動,其飯後血糖值比沒運動時來得高。晚餐後運動,其血糖值會下降。
可見運動確實有控制血糖的功效,每次進食不運動的話,血糖會有上升、不安定的現象,反覆持續的運動可改善體內對胰島素的感受性,有益糖分代謝,預防糖尿病。
運動對人體健康有相當重要程度的影響,不論飯前或飯後都有好處,最重要的是選擇一種可以持續不斷的運動模式。有恆,才是開啟健康的成功之鑰。
(作者劉輝雄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博士)
- Jan 16 Tue 2018 17:08
《健康123》營造健康的運動習慣(三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